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,如新陳代謝、腺體分泌、運動消耗等,我們可以把能量理解成“電”,把生命體理解成“電器”。電器要進行各種工作,都需要電來進行驅動,如果沒有了電,電器只有成擺設了。而食物就是發電的原材料,體內的消化器官就是發電廠。
食物中的脂肪、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,在體內被吸收消化同時,釋放出能量,來支持一切生命活動。
能量的轉化率一樣嗎?
在三種營養素中,脂肪是被證明能釋放出最多能量的營養成分。
營養元素轉化為能量的難易程度:脂肪>蛋白質>碳水化合物
只要能滿足能量需求(飽肚子)就好嗎?
喂食量=每天所需能量/食物每千克提供能量
假設某狗狗需要4000千卡/天,我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:
A食物完全由碳水化合物構成,B食物完全由脂肪構成。在同樣滿足能量需求的前提下,B食物對消化系統負荷較輕,A食物容易造成消化系統的壓力,難以良好消化吸收各種營養,導致多種疾病。
只要能量足夠,營養也就足夠了嗎?
狗狗生命的需求大概有三部分:成長發育需求、新陳代謝需求、生命活動需求;其中能量主要對第三種需求有較大的貢獻,而前兩者需求主要依靠各種營養的支持,特別是蛋白質和脂肪。
成長發育需求:肌肉生長、骨骼發育、毛發生長等生長特征。
新陳代謝需求:體內器官對各種食物的吸收與排泄、對有害物質的分解與排除、細胞的更新換代等。
生命活動需求:外部肢體進行的各種活動,如肌肉收縮、肢體運動等。
營養成分最主要有三部分: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
優質的食物,含有大量優質的蛋白質和脂肪,既提供足夠的能量,也提供足夠的營養;劣質的食物,缺乏優質的蛋白質和脂肪,也許可以讓狗狗飽肚子,但不僅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需求,甚至還會給狗狗帶來危害。
一個案例
一款配方里含有大量玉米的狗糧:
首先,碳水化合物比例會比較高,而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能量的效率比較低,所以狗狗需要吃相對更多的食物才能滿足每日的需要,對消化系統造成壓力。
其次,植物性蛋白比例也會比較高,而狗狗對植物性蛋白吸收效率是較低的,如果每天吃很多食物,容易腹疼甚至腹瀉。過多的蛋白質需要肝臟降解和腎臟排泄,導致肝腎超負荷運轉;如果是老齡狗的話,還會影響血液循環。